px_fftw4990531102.jpg

 

"你的朋友大家會可憐他,但你不一樣。"


警察這麼對著主人翁小翔說。同時也帶出了全劇主軸-

一個平凡中最不平凡的故事,和其人生的起始。

  是啊,從四張畫檢視主人翁的同時,鏡頭一步一步卻也在檢視觀賞者內心的感同身受,一同在那個屬於十歲的心靈空間,提前面對幾乎是一切的衝擊-
性(有自身,有隱喻,某種程度竟從母親身上滿足一些好奇),親情(正式的親情總是被扭曲,父親先亡,母親改嫁又是大陸配偶,繼父極具心機,能令其感受到親情的,反而是沒有血緣關係的社工),友情(行為不端的朋友,卻是個內心柔軟的兒子及哥哥)
一切的矛盾,從頭到尾都沒有停過,也難怪面臨最後的自畫像時間,主角會如此困惑了:

"用這些甫經歷過的世界,接下來,自己仍然要獨自面對未知的,可能更為艱辛的一切"
而他,仍然是十歲的孩子。

另外,導演其風格依然明顯:一貫的將情緒停在拉扯點高峰,許多畫面都是暗潮洶湧的緊張色彩;捕捉人物的細膩表情。
但也因為如此,預先所想關懷社會的部份,其實是相當隱喻的了。此事不知是導演所喜,還是文案所誤,懇切希望不是後者。

總之,跳脫重表面的同時又顧得賞心悅目,台北電影節最佳劇情片的殊榮,想來是實至名歸;至於最佳男主角,可能是水準的關係,依舊不能茍同。

 

 耕宇 2010/10/2010:22PM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耕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