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x_fjtw3990702101.jpg

 

 

故事分三段說起:殘疾,精神病,同志。以三種社會底層弱勢,描繪螢幕吉光片羽的二小時。

 

 然而卻點滴入觀眾,像在心裡走了一輩子。

 

 何以有此等效果?答案老套不過:是劇本切實,演員活化的產物。

  徐若瑄已有大將之風,幾場含蓄的矛盾情感,真實得毫不緊張;李千娜角色多變,也放得開,能拿下金馬新人固然是自身努力,卻無法掩飾導演帶戲功力及劇本的編 排出色,總的來說,也帶著運氣,然則影像人生一場雲風一場夢,有運氣也不可謂非能力所為;以康康為首的一貫喜劇咖則相對稱職,在只求穩定的劇本中,意外的 將肢體能量放到最大。尤其康康,本來更該溫馨二分的劇情,被其化為同志羞赧,又帶有綜藝式含蓄的表現加入強大笑料,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整部片的荒謬頓時理 所當然起來,反倒成了笑中帶淚的最佳拍攝典範。若導演本意即如此,實在令人大感佩服。

 

 如此一來,即便拆作三段,茱麗葉的形象早已鮮明刻下。本來是公主一般的名號,卻成為了弱勢人物的突破口。對比明顯自不待言,更加深了思考價值與空間,如徐若瑄的口紅,李千娜的布袋戲偶,康康的男性塑身衣。都是在自我認同下,找尋突破口的象徵。而這正是每一個人在面對如同電影般荒謬或不荒謬的場景時,所同樣具有的情緒臨界點。

 換句話說,只要換了個身軀,邏輯也將血淋淋,而透過每一次的螢幕鏡頭,炫目體驗,我們又能多珍惜明天?

 

 畢竟野百合也有春天。而茱麗葉本就是千嬌百媚的百合,換作其它的形式,仍舊一般芳香。

 

 

 

耕宇      2010/12/10 03:58AM(然後,我好愛那支塑身衣廣告)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耕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